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0的文章

[R] 小布爾喬亞在台灣

by R   成為台灣的小布爾喬亞所需十大手則 。 1. 對建築藝術、空間概念及類似的深奧語彙有基本的理解,最好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並且隨時注意週遭的生活美學,小創意等。隋唐和龐鋾的那個節目是很爛沒錯,悶死了又做作,不過那是主持人爛,造成大家對空間層次美學的誤解,是台灣最大的悲哀。 2. 對於布爾喬亞三大必修音樂:搖滾、藍調與爵士能有基本的體認。重點不在於對個別音樂的認識,而是一種整體的概念,一定要培養一種宏觀的能力把三者結合成一種威力更強的音樂品種來欣賞。 3. 對於三大必修音樂,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還有兩類的周邊知識必須補齊。一類是物理性質的,比如說黑膠唱片、卡帶、任何吉光片羽都可以。另一類是比較重要的,就是精神性質的,搖滾、爵士、藍調三者的精神意義,其中尤以搖滾樂最為複雜,不是單純一個搖滾精神這樣空洞的名詞可以涵蓋。和搖滾精神有關的辭彙,如自由、解放、左派、革命、嗑藥、狂暴等要學習如何交錯使用。 4. 必須對咖啡有所了解,包括它的涵義與精神。 5. 必須對咖啡店有所了解,包括它的涵義與精神。 6. 學會並應用村上春樹原則。村上春樹原則:這個人的名字比這個人的作品更重要。 當你要問別人:請問你有沒有看過挪威的森林,應該問 : 請問你有沒有看過村上春樹的書? 學習如何讓村上春樹四個字融入對話之中。 7. 卡夫卡的任一本書,或是海邊的卡夫卡,兩本選一本唸過。 8. 對「雲門舞集」這四個字要和對「八方雲集」一樣熟悉。 9. 我們終於談到電影了。對於台北電影節、金馬影展的時間與光點的位置必須十分熟稔。 特別留意非主流的電影;何謂非主流電影: 任何光點所演的電影,除非光點上演「變形金剛」。學會如何應用「綜合」的手法來看一場布爾喬亞式的電影。比如說,利用某影展去光點看一場關於某個英國樂團的紀錄片。這樣的安排裡,包含了搖滾樂、影展、紀錄片、光點、文藝等布爾喬亞類元素,展現一網打盡的拼貼風格。這種綜合所有文藝版圖的「送作堆」手法,是小布爾喬亞的拿手好戲。 10. 旅遊是一場又一場文藝的大鍋飯之後的新鮮調劑。但是可別以為小布爾喬亞的旅遊生活是這麼簡單輕鬆的。有一個特點是要必需走在時代的前端。怎麼說? 比如說十幾年前台灣比較流行美西十日遊的當口,作為一個小布爾喬亞,應該選擇旅遊的地點是歐洲。而且,必須作足功課,對當